新闻资讯 整合多方资源,助力打造智慧园区信息化产业生态链
产业园区在招商引资方面有哪些渠道?
发布时间:2020.12.21

经济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新的一年,政府和园区的第一要务依然是招商引资,本文总结归纳招商引资的40个有效渠道,供园区人借鉴参考。

1、政府渠道:借产业项目与政府合作的优势,利用政府力量进行招商,相关部门包括商务局、经信局、科技局、金融办、中小企业局、园区管委会等;

2、地方工商联、行业商协会:商协会作为地方工商界精英荟萃的群团组织,对资本、商品、市场、人才、技术、产业转移等信息敏感度极高、需求旺盛,可以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

3、专业房产中介:房产中介手里有大量客源,但他们通常以地产思维(即租金、房型、面积等)为核心卖点,对产业方面则不甚了解,对此类项目,园区需根据产业定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二次筛选;

4、企业咨询机构:外企对中国市场不了解,需要委托戴德梁行、高力国际、仲量联行、世邦魏理士等咨询公司做投资咨询,它们手里就有了大量的客源,园区可以付费,一是请他们优先推荐,二是要组织外资考察、搞推介会,项目落地再另行给予奖励;

5、地方校友会:园区与地方校友会建立联合招商工作机制,以「学缘」为纽带,将校友招商与活动结合起来,发动校友力量进行招商;

6、行业会议 / 展会:参加行业会议,接触到企业负责人,与其互换名片、互通信息、定期回访;并与筹委会达成合作,获取参会企业的名录与联系方式;

7、专业招商机构:招商机构具备较强的专业化服务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能够较好地针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相关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发挥最大的合作效应;有条件的园区可采用整体委托招商的模式,若情况不允许,可与之签订代理招商合同,再根据引进的企业付费;

8、同乡: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同乡之间天生就多一份亲切与信任感,况且乡友对家乡的发展都是充满情怀的,有更大的可能返乡投资;

9、园区同行:与同一区域内的兄弟园区建立合作,互推手头的闲置资源与自己无法消化的资源,事成之后给予一定奖励;

10、行业专家:聘请科研专家、行业大v、投资人等为导师,支付其顾问费,这些人或对产学研轻车熟路、或拥有大量优质人脉,能挖掘第一手项目信息,这种模式我们称为「顾问招商」;

11、科研院所:大院本身具备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能力,旗下高精尖科研团队和上下游关联企业众多,唯一缺点是门槛较高,需要注入足够的资金才可能「请得动」;

12、龙头企业:区域龙头企业,尤其是大行业前5、细分行业前3的头部企业,它们在产业链某环节上基本形成了垄断优势,话语权非常大,而链上的中小企业也愿意向龙头靠拢;

13、入驻企业:服务好已落户的企业,再利用企业家之间的朋友圈,以口碑传播、或上下游配套的的方式进行招商;

14、招商网站:在58同城、赶集网、安居客等综合信息服务网站,或地方百度搜索排名前三位的写字楼网站发布招商信息,优点是展示面广、成本低廉。尤其对是选址渠道匮乏的中小微企业,它们更习惯于通过网络找办公场地;

15、行业群:做招商要有社群营销的意识,组织聚会要建群、参加活动要加群、合作的中介,也要拉一个群;而除了微信群、QQ群,基于招商人士社交平台,例如各类产业通讯录、钉钉、脉脉、LINKEDIN等,也是重要的招商渠道;

16、招商数据库:本次疫情,开发利用大数据招商的园区能够做到「家有存粮、心中不慌」。具体说来,产业大数据库可以自建,也可以向咨询机构或者大数据服务商购买;

17、企业服务机构:各类财税、法务、技术、人力资源服务商手中掌握大量企业信息,只要能设计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其招商积极性,便可能为园区招商所用;

18、投资机构:优质企业的背后都少不了基金投资公司的身影,与这些基金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资本方牵线搭桥,招引企业入驻园区;

19、传媒工具:利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传媒工具,刊登、播放园区推介信息或入驻企业的样本,方法传统,但效果显著;

20、对外接触密切的人员:包括各类外经、外贸、外事机构相关人员;外国使领馆及外国企业驻华机构及相关人员;外国记者;出国考察人员、援外人员、甚至留学生等等;

21、创业/创新大赛主办方:参加创业赛事,想办法向主办方要到参会企业(项目)名录和联系方式,采取「海量项目群发邮件,重点企业电话约谈」的策略推介园区信息。

22、招商推介会:招商团队赶赴异地,与政府驻点办事处或当地的商协会合作,以招商推介会的形式,向当地企业家推介本地的投资环境与招商项目;

23、众创空间:众创空间内的团队,规模扩大以后需要寻找新场地,和区域内众创空间签订合作协议,空间企业毕业优先推荐给园区;

24、离岸飞地: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在大城市建有离岸飞地、人才工作站等,他们对当地产业环境更为了解,且更为熟悉当地的政商关系;

25、采购供应商:能入「政采」法眼的供应商,都是有一定技术实力和背景的企业。尤其是近两年,在新基建和数字化的背景下,政府加大了5G、人工智能、物联网、新能源等相关领域的投资,针对这些企业采取「订单招商」的方式,完全可能使供应商变成自己的「客户」;

26、上级领导:领导在这个位置上,一定有比你更多的、更具含金量的人脉,只要你敢于开口、多向领导请教,领导也会不吝把人脉和资源分享给你;

27、行业(企业)新闻:行业(企业)新闻会反映出很多潜在投资信息,如XX企业拿到大笔融资,必然会产生投资扩产的想法;XX企业频繁考察,说明企业有搬迁意向;XX企业正在探索新业务,恰好本地有这个市场需求、或当地产业环境对该企业发展十分有利,也可进行深入接洽;

28、产业政策:我们常讲,吃透了政策,招商工作就成功了一大半;政府政策支持,园区招商就有天然的优势;

29、产业规划:地方产业发展规划会列举出重点发展的行业与对应的招商目录,园区可按图索骥,寻找合适的落地企业;而一些涉及一些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主要是一线城市),会列举出(拟)外迁的企业名录,其中一些无污染的、符合本地产业发展的,都可以作为招商渠道跟进;

30、高校科技处:高校有成果产业化的诉求,园区与科技处对接,为其嫁接产业和资金,吸引高校的人才项目落地;

31、科研人员:院校科研人员与项目接触十分密切,与其搞好关系,方便得到项目的一手投资信息;

32、技术成果转化平台:技术成果转化平台是园区的「高级」中介,拥有数目可观的高校院所资源与人才项目储备,是科技人才项目的主要来源之一;

33、老客户回访:对曾经来园区考察、最终未能落户的企业进行定期回访,一是了解企业是否有再搬迁的意图,二是在企业面前「刷存在感」,既扩大了人脉,也可以在其租期完结后进行二次推介;

34、陌生拜访:对区域内园区进行扫楼陌拜,回头对企业信息进行存档、分类管理,挖掘有发展潜力及意愿的企业资源;

35、电话营销:分析一定区域的产业发展情况(如行业属性、细分类别、客户分布等),选购企业名录,拿到企业联系方式,这种渠道成本不大,但命中率较低;

36、转介绍渠道:我们常说,多跑一次活动,就能多结识一个人脉,认识各行各业的朋友,请他们再遇到合适客户时加以介绍,事后发个大红包,举手之劳任谁都不会拒绝;

37、驻点招商人员:与政府在大城市的驻点招商人员搞好关系,在产业转移、项目合作、技术成果转化、人才交流等方面寻求其配合;

38、自媒体:制作创意视频,利用时下流行的抖音、今日头条、快手、视频号等途径进行传播;

39、创新创业活动:以免费的创新创业活动、沙龙等为契机,吸引企业家到场,并适时推介园区招商信息;

40、物业人员:物业服务人员,尤其是保安、保洁等一线人员,最有可能率先接触到(潜在)客户,与周边园区物业人员搞好关系,请他递个名片、加个微信,可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