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整合多方资源,助力打造智慧园区信息化产业生态链
如何制定科学的招商引资政策(上)
发布时间:2020.12.01

作为直接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优惠政策一直被看作是招商引资的「攻坚利器」,毕竟,对企业而言,利益是第一生存法则,哪里有钱赚,企业就会去哪里。

不过话说回来,好的优惠政策并不是无休止的给钱。更何况各部门财政预算都是有限的,靠砸钱既不科学、也不现实。

所以,在制定招商政策时,我们要考虑的不是「如何说服上级加钱」,而是「如何用好手里的钱」。

目前常见的招商政策有几大类:

第一个、也是最常见的——税收返还。

中国是分税制国家,一般来说,增值税地方留存有50%,所得税的地方留存为40%;而除去中央部分,市里和区里财政留存部分,一般按6:4分成。地方政府可以在权限范围内,把地方留存部分按一定比例返还回去。我们所谓的「几免几减半」,也是针对地方留存部分所得。

第二个是地价优惠,根据国家现行规定,公开和协议出让的土地,不得低于基准地价的70%。所以,所谓的地价优惠,并不会直接体现在土地出让金上,一般是企业先缴纳土地款,政府再通过财政奖励或补贴的形式返还。

第三个是租金优惠,政府自持的物业,或者政府租来用作产业培育的物业,以低于市场价或者直接免租的形式转给企业使用。由于没有底价的约束,租金灵活性更大,有些政府为了约束企业,会采取先缴后返的形式,企业先按市场价缴纳租金,达到约定条件才会返还;有些比较大方的政府也会直接把租金免掉。

第四是一些科技人才政策,包括对设立研发机构、院士专家工作站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或者企业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给予企业和人才以一定补贴。

第五是金融政策,包括设立投资引导基金,定向投资新兴行业的、发展前景好的企业;设立创投基金,针对性扶持中小微创业企业;以及一些贴息贷款、科技信贷等等。

第六就是针对大项目,启动一事一议。

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人才,地方政府也要「因企施政」,采取差异化的优惠政策。

一、招引大项目,需要打「组合拳」

由于大型项目对当地经济带动作用最明显,所以一般情况下,政策应优先向大项目倾斜。

另一方面,重大项目投资牵扯的方面很多,企业决策比较慎重。所以,招引大项目,除了真金白银,还要综合考虑企业的发展需求,想企业之所想,打政策的「组合拳」。

针对大项目的优惠政策,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投资政策:

1、优先供地,企业拿地自建,政府应优先保证土地供应并给予用地出让价格优惠;

2、资金支持,重大项目的启动需要大笔资金,政府可自主设立基金或引进社会资本合作,为其提供配套资金;另外对拟上市或有上市潜力的企业,应配套上市奖励;

3、税收优惠,事先就企业的投资强度、产出效益等进行约定,根据完成情况,阶梯式返还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等,针对发展较好的企业,再额外给予专项支撑。

二是人才政策,大企业对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极为重视,想要人才来到本地、扎根本地,人才政策必不可少。

各地「抢人大战」竞相升级的形势下,各地出台的招才引智政策汗牛充栋、花样繁多,包括针对企业人才的安家补贴、科技专项、薪酬补贴、租金补助等等。这里可以依样画葫芦,参考一些发达地区的做法。但有一个原则,补贴力度必须高于省会城市,否则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竞争力,只会让企业更坚定留在大城市的决心。

三是产业政策,大企业对产业配套的需求更强,对此,地方应对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行针对性扶持,如为该企业的配套企业提供额外资金补助,增强企业的投资信心;或设立产业专项资金,对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人才引进等进行定向扶持;对企业自建研发机构、自主培育项目,应有配套的奖励;如果地方的力量不够,还要争取上级财政的支持,下调园区上缴财政收入递增比例,差额部分用于专门支持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