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整合多方资源,助力打造智慧园区信息化产业生态链
智慧园区的进化历程及核心突破点
发布时间:2020.03.26

       近年来,在智慧城市概念的引导下,智慧园区理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智慧园区作为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系结构与发展模式是智慧城市的区域缩影。当前我国智慧园区数量虽然日益增多,却都有着缺乏整体规划、信息孤岛较多、整体服务能力较低、智慧化元素较少、创新水平较低等方面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很多园区甚至存在徒有虚名和炒作现象。

       智慧园区是成熟园区的升级方向,也是新兴园区的规划起点,“智慧园区”都是我们的重点规划方向之一,而随着5G、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以智慧化提升园区竞争力已成大势所趋。本文从智慧园区发展历程及发展痛点入手寻求智慧园区建设核心突破点,以期为企业发展智慧园区提供相关建议。

1、智慧园区背景由来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世界城市饱受“城市病”的困扰,于是“智慧城市”便应运而生。一些世界发达国家开始积极建设智慧城市,如新加坡“智慧国2015”、韩国首尔“U-city”、美国马里兰州的“智慧增长计划”等,我国也将北京、天津、上海等90个城市作为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当今,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在智慧城市的发展引导下,“智慧园区”理念开始进入大众视野。智慧园区是结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园区进行全面升级,并在整合园区资源信息的基础上建立的自主创新服务体系的新型园区。智慧园区是智慧城市的重要表现形态,其体系结构与发展模式是智慧城市在小区域范围内的缩影,但却具备不同于智慧城市发展模式的独特性。

       随着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党中央和国务院也更加注重智慧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从2012年至今,颁布了多项政策推进智慧园区的建设。

       智慧园区目前尚无统一的概念,因园区本身有多重产业定位及需求,加上各园区基础设施水平也不尽相同,因此并无统一的智慧园区所必需的功能。当前园区运营方、企业管理者、园区设计者都在积极探索智慧园区的建设研究,以使其发展更为成熟与完善,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有力支撑。可见,智慧园区已成为各产业园区发展的必然趋势。

2、智慧园区现状格局

       目前智慧园区在我国发展势头迅猛,各地都在积极建设智慧园区,有些在原有园区基础上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来实现智慧园区的建设,有些则重新打造智慧园区。总体看来,我国智慧园区发展从时间维度上看还处于发展过渡期,在空间维度上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格局形态。

       时间维度上:我国园区正在从传统工业园区向新区过渡,在形式上趋向从低级向高级、由单一向综合园区发展。经开区和高新区发展方面,主要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内容升级,打造多产业聚集和社会服务职能,并逐步向新区方向发展;新区发展方面,通过引进商业、金融等配套服务进入园中,产业中心逐渐形成,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开始全面布局。

       空间维度上:从空间维度来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东部沿海集聚、中部沿江联动、西部特色发展”的智慧园区空间格局。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成为全国智慧园区建设的三大聚集区;其他中部沿江地区借助沿江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势头,大力开展智慧园区建设;西部地区凭借产业转移机遇,结合各自地域特色和园区产业发展基础,正加紧布局智慧园区建设工程。未来3到5年内,中国中西部地区智慧园区建设或将来迎来全新建设浪潮。

       随着全国园区智慧化建设的如火如荼,其在时间维度和空间分布两个维度上将会取得长足发展,前景可期。

3、智慧园区痛点问题

       近年来,国内对“智慧园区”的投入已超千亿,智慧园区的发展开始加快,行业规模增速出现了显著提升。然而,在一片繁荣之下,却孕育着难以掩盖的问题。纵观前瞻产业研究院做过的各类园区项目,智慧园区的痛点不无与以入驻企业方(企业家,创业者,员工等)、园区运营方、园区公众(访客和商家等)为代表的三大群体的痛点息息相关。

       入驻企业方痛点:在智慧园区招商过程中,入驻企业方更多关注的是园区是否有智慧化的办公环境、产业发展资源条件、园区公共服务、生活配套等方面,园区运营方能否提前将这些痛点问题解决是招商成功的关键。

       园区运营方痛点:园区运营方想借助智慧园区内智慧高效的管理工具,全方位的了解园区内设备和人员情况,实现园区一体化、信息化管理;随时了解用户习惯与需求,先于用户需求为他们提供服务。但现实中很多园区运营方由于缺乏运营经验,在园区还未确定定位的情况下,参考或照搬其他园区已有的智慧园区系统,造成智慧园区建设流于表面,无法真正满足园区企业诉求等问题。

       园区公众痛点:新进访客希望能得到智慧且便利的访客进出指引;园区员工希望能有舒适、多元、智能的园区生活体验;商家希望拥有智能且便利的营业氛围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并能随时获得相关运营建议。园区公众若在智慧园区中体验感很差,随着时间的积累则会选择离开。

       随着产业园区、产业新城的迅速发展,园区包含的相关服务需更加多元化,笔者认为应针对园区自身特色、建设一整套完善的智慧园区服务,帮助园区运营者,园区企业,园区公众,解决园区运营过程中的痛点问题。

4、智慧园区核心突破

       当前国内园区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园区招商越发艰难,想要解决招商难题,必须努力向智慧园区转型。笔者认为要加强园区智慧化建设,需从入住企业方、园区运营方、园区公众等各方痛点角度出发,从根本上寻求智慧园区建设的核心突破点。

核心突破点一:突破传统园区实施全局“智慧”规划

       园区建设方面,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政务服务等方面的“智慧”化建设,为入驻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和发展环境;管理运营方面,与新兴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注重将5G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AI人工智能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智能技术融入到园区日常管理中,以便全面感知、随机应变以信息化、智慧化方式助力园区可持续发展。

核心突破点二:突破信息孤岛建立共享智慧园区

       围绕招商引资管理系统、政务服务系统、土地规划管理系统、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智能交通系统、经济运行决策支持系统、平安园区系统(视频监控)、政企办公桌面云服务系统、环境监管系统等模块系统的建设,逐步完善整合基础数据库,建设政务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打造园区智慧云服务综合平台,破除往日系统各自独立引发的“信息孤岛”问题,提高园区行政效能和决策能力,降低运营管理成本。

核心突破点三:突破一般服务完善产业创新智慧服务体系

       一方面紧扣园区运营方、企业公众等各方需求,通过与政府、协会、金融结构、高校院所、商业机构等多方产业资源合作,加强产业、行业内外部联动,优化产业创新生态圈;另一方面广泛提供基金服务、贷款服务、商业模式服务等多种创新服务内容,构建完善开放的产业生态,以企业高速成长带动园区爆炸式发展。

核心突破点四:突破自身发展融合智慧产业和智慧服务

       产业发展方面,与园区产业发展相结合,引入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智慧产业,如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等,逐步形成“智慧制造”到“智慧服务”一条龙园区产业发展格局;园区发展方面,以智慧园区建设为牵引,拉动智慧城市建设,将智慧园区管理职能融入智慧城市管理体系中,实现智慧园区与城市化管理的高度融合发展,打造具备区域影响力的“智慧化”城市管理体系。

5、思考及建议

       园区的管理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随着园区规模的扩大及多个园区的建设运营,园区运营方的管理半径与管理纵深也将相应变大,未来因项目规模扩大带来的逐级监控问题、不同市场环境适应与风险监控问题、专业分工细分带来的资源整合及协调问题等都将是运营管理方所要面临的挑战。

       因此必须建设一个强大的“智慧园区”服务平台来促进园区运营方、入驻企业、公众的良性互动,但智慧园区的建设工作十分的复杂且工作量巨大,稍一不慎就会造成巨大损失,其中又该注意哪些方面呢,结合前瞻产业研究院多年园区项目咨询经验,笔者给出的相关建议如下:

       科学的管理体系是智慧园区成功建设的前提。任何智慧园区的建设都离不开园区运营方本身的管理建设,应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创建并固化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使得在战略、流程、资源三个层面得到很好的配合,才能为智慧园区建设提供根本管理保障。

       细致的前期规划设计和蓝图设计是智慧园区成功建设的关键。不同的园区,其管理和需求不尽相同。从根本上说智慧园区是定制化产品,它需要建立的是一个可延展的智慧园区系统,建设难度相对常规园区较大。因此园区运营方必须详细考虑智慧园区前期的规划设计和蓝图设计,以避免操之过急带来的建设成本浪费。

       活水数据的不断引入是智慧园区成功运营的保障。智慧园区通过大数据平台收集大量数据,给出园区画像、企业画像、个人画像,再根据这些画像进行产业、招商及物业等方面的分析,园区的运营管理是建立在数据分析基础之上的。智慧园区必须不断引入活水数据,反复进行互动、反馈、输出等活动,才能使智慧园区系统长久“活”下去,也才能获得持久稳定的园区运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