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整合多方资源,助力打造智慧园区信息化产业生态链
实验室经济模式产业园区发展深度解析
发布时间:2020.02.11

       实验室经济是以企业为主导、以实验室为载体的一种面向市场的技术创新模式,企业依靠自建或与科研机构共建的实验室进行技术研发,然后将研发成果迅速应用于生产线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实验室经济不仅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新模式,也是一种从研发投入到核心技术,再到产业优势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

       自我国2016年发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后,各类新兴企业、园区对技术服务、研发生产的需求不断扩大,而实验室经济发展模式很好地吻合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从根本上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立离不开强大的技术创新体系。

       但目前,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掌握的核心技术不足,如95%的数控技术,84%的高性能集成电路等还依赖国外进口。而实验室经济倡导通过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从产品研发、生产到销售等价值链各环节充分集成各主体的优势资源,实现知识和信息等科技资源的共享以及研发成果的快速转化。可见,依托实验室这个关键载体来进行持续性创新和重大集成创新,将使实验室经济成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路径。

       深圳市作为我国第一批开放的沿海经济特区,在制造业领先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产业转型发展路径,目前已逐步转型成为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创新服务为一体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城市。

       自2018年以来,深圳市政府牵头联合各大科研机构、高校院所、高新企业,开发了鹏城实验室(深圳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广东省实验室)以及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实验室三家广东省省级实验室。从产业研究发展及合作构成角度研究分析,这三家实验室产业研究领域囊括了电子信息、网络科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多方面面向未来的技术。其合作建立的院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而合作的企业有华为、中兴通讯、腾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大基因、中国平安等。

       通过政府的牵头,研究机构的合作,深圳高新企业通过建立区域实验室的方式,推进技术研发、科技进步以及各类产业发展服务型环节的发展,不仅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动力,也为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了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

       而产业园区规划发展如何效仿深圳市区域实验室经济发展路径,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对园区进行统筹发展,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分析考虑。

       1、如何从深圳市区域实验室经济模式推出园区实验室经济模式

       根据深圳市规划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以及先进材料产业来分析,当前发展的三个省级实验室便是围绕其构建和服务的。从深圳市发展案例来推导产业园实验室经济发展来看,重点第一步便是确定一到两个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该类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各类科技服务业的辅助。以重点发展产业为目标来针对性地规划实验室框架构想,设置产业园区业态。

       2、如何构建园区实验室

       根据深圳湾实验室(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广东省实验室)组织架构来分析:

       该实验室以理事会为最高管理机构,直属研究机构、技术支撑平台、运营保障部门以及联合研究机构。同时,根据产业设置不同的研究发展中心,以及各类所需的重点技术支持平台。产业园区设置自身的实验室机构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不仅要设置各类研究中心、支持平台,还需要综合发展联合研究机构,以及各类财务、人力、服务型机构。

       3、如何运营发展实验室经济产业园区

       从深圳3座省级发展实验室来看,其产业与研究联系的重点是以研究机构为核心、以企业发展为目标、以深度合作为起点来推进实验室经济的发展。该类科技研究发展模式打破了科研机构封闭式研究发展局限、降低了企业集团内部科研成本,通过更社会化、经济化的先进方式来解决产业发展问题。

       笔者认为,产业园区发展实验室经济模式推进的重点在于,联合企业、科研院所以及当地政府进行合作开发,理清实验室机构中的合作关系。以推进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为主要出发点,整体运行实验室经济。开发多种类企业、院校、政府合作机制,提高科研水平、提高产业发展问题解决效率、降低成本。

       综合上述情况来看,以实验室经济发展模式推进新型高科技产业园区的规划、发展、运营,不仅需要多方力量的合作,更需要发起方领先、清晰的产业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