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整合多方资源,助力打造智慧园区信息化产业生态链
关于开发区以评价促发展几种模式的探索(下)
发布时间:2020.01.22

        2、评价体系的相对性

        指标的相对性是指评价指标选用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情况。

        01、开发区评价总量指标

        总量指标是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是用一个绝对数来反映特定现象在一定时间的总量状况,它是一种最基本的统计指标。总量指标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是实行社会经济管理的依据之一、也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取得成就最重要的指标。

        02、开发区评价相对指标

        相对指标亦称“统计相对数”,是指两个有联系的现象数值相比得到的比率,反映现象的发展程度、结构、强度、普遍程度或比例关系。相对指标通过数量之间的对比,可以表明事物相关程度、发展程度,它可以弥补总量指标 的不足,使人们清楚了解现象的相对水平和普遍程度,例如速度指标,更能反映园区的发展前景。

        相对指标把现象的绝对差异抽象化,使原来无法直接对比的指标变为可比。例如不同的开发区由于园区规划面积不同,直接用总产值、利润比较评价意义不大,但如果采用一些相对指标,如单位土地产值、人均劳动生产率等进行比较,可以相对科学公平地对园区发展水平做出合理评价。人均发明专利拥有数(四上企业平均拥有发明专利数)比累计拥有发明专利数能更好说明两个园区的科技创新成果。相对指标能对总体内在的结构特征进行说明,为深入分析事物的性质提供依据。

        03、开发区相对性评价体系分类

        根据指标的相对性,将综合评价体系分为二种类型。

        第一类是相对性指标权重大的评价体系。浙江省开发区综合考评体系与上海市开发区综合发展评价作为代表。浙江省开发区综合考评体系,相对指标为21个,指标权重占比为55%;上海市开发区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对指标为26个,指标权重占比为54.4%。

        第二类是总量性指标权重大的评价体系。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体系与安徽省开发区综合考核体系为代表。安徽省开发区综合考核体系正式的21个指标中,有9个指标为总量指标,其权重占比超过60%;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体系53个指标中,有27个总量指标(含三个是与否指标),占比50.94%。这两个评价体系中权重最大的前两个指标都是总量指标,其中安徽省综评体系为全区经营(销售)收入、税收收入,权重占比为20%;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体系最重要的指标基本都是总量指标,例如地区生产总值、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等总量指标。

        3、评分的标准化

        评分的标准化就是原始数据标准化,指对原始数据的预处理计算。由于评价指标取值的量纲、单位不同,指标的数值大小和离差不同,不同指标之间的这种差异不具有分类意义。因此,需要对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变换处理,称为原始数据标准化。例如评价体系中工业总产值与发明专利拥有数是不能相加得一个总数,因此评价体系都需要评价标准化。

        根据评分标准化的方法不同将评价体系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组内对比,动态计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体系就是这类评分代表。其指标得分是根据园区的指标的数据在组内相对的位置确定,即园区的数据与组内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相对位置而确定得分。因为每次评价,每个指标的组内的最大值与最小值都可能变化,因此某个园区一个指标两次评价的数据一样,但得分可能不一样,这种评分方式强调评价园区的相对位置,促进园区动态发展。

        第二类为设置标杆,促进达标。上海市开发区综合评价体系是这种评分标准化的代表。这种评分方式设置每个指标的标准分分值,评价园区达到标准分分值获得对应的标准分。

二、开发区评价体系模式

        根据开发区评价指标的指向性与相对性将开发区评价体系分为四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引领模式。以商务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体系为代表,引领模式评价引导开发区争先做强,不断优化园区发展的基础与条件,使开发区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龙头,特别是引领模式结合组内对比评分标准,进一步加强评价促进发展的动力,形成一种开发区你追我赶的争先态势。该评价模式适用于位于不同省或市的同一类型的开发区。

        第二种模式:做强模式。以浙江省开发区综合考核体系为代表,做强模式的评价体系是在开发区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与效益的情况下,通过评价促进开发区不断提升、完善与优化园区发展的基础与动力,改进薄弱之处,促进开发区不断提升综合发展水平。这种模式可进一步完善,例如更加强调过程指标和相对指标,结合组内对比的评分标准,更有利于评价结果的指导性和公平性,使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的奖惩更为公平合理。该评价模式适用于位于同省或市的开发区,主要目标为提升开发区的发展基础。

        第三种模式:做大模式。以安徽省开发区综合考核体系为代表,做大模式的评价体系是大力提升开发区的经济规模与效益,通过评价促进开发区不断发展壮大,提升园区社会经济规模。该评价模式适用于位于同省或市的开发区,主要目标为提升开发区的经济规模与效益。

        第四种模式:做优模式。以上海市开发区综合发展评价为代表,做优模式评选出优秀的开发区,促进开发区人人争优,在争优的过程促进开发区的发展,提升开发区的综合发展水平。这种模式适用同省或市多种类型的开发区的评价,通过设置优秀开发区的标杆,促进开发区发展。

三、开发区评价体系选用模式的结论

        开发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向前的动态过程,具有多种类型,开发区的规划面积与行政管理运行体制机制也多样化,开发区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不同。因此,对开发区进行评价要根据评价的目标选择好评价的模式,以达到评价促发展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