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整合多方资源,助力打造智慧园区信息化产业生态链
解读文化产业园的未来发展模式!
发布时间:2020.01.18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园区从最初的工业园区运营方式到形成逐渐完善的文化产业园区运营体系,从单纯的物理空间聚集演变为产业聚集,从园区与入驻企业以租赁关系维系到逐步形成产业共同体,打造具有社会价值和产业引领作用的产业集聚地,文化产业园区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已经变得愈加重要。

       但面对文化产业园区现阶段的发展要求和市场需求,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更容易被市场所接受?经过多方调研和国内外经验收集,我们做出了以下总结:

发展的基本模式

       对于商业模式的分析和探索,学界和业界都从没停止过探索。我们采用AlexanderOsterwalder&YvesPigneur等商业模式画布进行分析,提出文化产业园发展的基本模式。

       商业模式画布认为,一个商业模式应该是客户细分、价值主张、渠道通路、客户关系、收入来源、核心资源、关键业务、重要合作和成本结构等模块协调、系统作用的结果。

一、传统文化产业园区模式

       在探讨未来文化产业商业模式之前,我们来看看当前传统的文化产业园区的模式。

       这种模式概括来说核心就是通过对园区空间的运营来获得租金收入。然而在社会发展大势、市场竞争趋势和文化企业需求态势下,这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发展需要,需要对发展模式进行创新。

       创新的方向主要是从经济驱动因素、竞争驱动因素和文化驱动因素三个层面,从产品创新、客户关系管理创新、基础设施管理创新三个业务维度展开。

二、特色定位模式

       特色定位模式是在传统园区模式竞争发展中首先出现的一种。

       它的主要特点是对园区目标客户和主要业态进行细分,如动漫、游戏、艺术品、新媒体、出版、设计等。它是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通过专业服务和产业链氛围的营造来给客户创造价值。

       这种模式对于园区运营者来说核心在于对专业的理解,从而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三、精耕服务模式

       随着特色定位模式的发展,它在收入来源上没有突破,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园区模式的发展核心思想。因此在园区发展经历了从简单招商到产业链建设到生态系统建设要求后,发展出精耕服务模式。这种模式下,衍生出2个方向:

       1、基础服务平台化。一方面是提供企业一站式的基础服务。文化产业中,由于小微企业占到整体业态的90%以上,所以他们对于工商、税务、财务等有一站式服务的需求较高,对政策、产业链、金融等增值服务也有着强烈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搭建。目前一边是我们的很多文化资源躺在库房“睡大觉”,而另一边是很多文化企业找不到文化素材,所以需要我们的园区搭建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文化产业的“基础工程”,打通资源与创意市场的“高速公路”。

       2、园区运营互动化。

       (1)园区与入园企业的互动,让他们参与管理。现在的园区企业对整体管理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他们希望参与管理,与业主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园区运营企业要适应这种趋势,创新模式,营造良好的客户关系。如剧场园区,可以与剧场产业链的公司互动合作,包括与内容商、剧院、经纪公司、培训机构、电视台、新媒体公司等进行互动,共同开发市场,更好推动园区发展。

       (2)通过公共空间氛围营造和各类活动等社区化营造,促进园区企业之间的互动,使入园企业之间互为生产性服务企业,跨界合作,产生化学反应。

精耕服务模式使园区从只关注硬件建设到“软硬兼备”,在园区企业上从“龙头”侧重到大小共赢,从产业链条优化到整体生态环境优化,发展理念上从园区到社区到街区,不仅增加了收入来源,更重要是使园区的社会价值得到发挥。而移动互联技术的高速发展,政府和园区在网络基础服务的提升等都为精耕服务模式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四、品牌扩张模式

       品牌扩张模式是对产品创新、客户关系管理关心和基础设施管理创新的综合创新。

       在这种模式下,园区通过经验积累和精细化运营,达到规模经济的效果。

五、市场平台模式

       市场平台模式是在市场和文化企业之间搭建平台,帮助小微文化企业解决销售的模式,是目前市场上最欠缺的模式。

       这种模式对于艺术品、工艺品、文化用品等产品类企业尤其适合,能有效解决这些企业的销售渠道问题。但对于文化园区运营企业来说需要很高的平台投资及运营能力,也需要具备很好的创新设计能力。

六、投融资平台模式

       除市场销售渠道外,文化企业对投融资的需求也很强烈,由此产生投融资平台模式。

       这种模式适应于所有文化产业企业。对于文化园区运营企业来说需要很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能有效掌控资金的需求方和供给方。

七、免费模式

       免费模式是对传统文化产业园区的颠覆,目前部分大型企业的孵化器是这种模式的雏形。

       这种模式以文化科技融合的数字内容业态为主,如TMT(Technology,Media,Telecom)。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互联网思维理解的逐步深入,会越来越多出现用文化创意和大设计理念来提升传统业态,因此可以预测免费模式会很快得以实现。

       在这种模式下,园区主要依赖对入驻企业的孵化和投资来获得收益。这种模式不仅要求园区在投融资能力、企业孵化上有很高的能力,对他们的持续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的要求也很高。

       以上几种模式只是一个基础,在园区实践中,应根据园区的实际情况对其中某两个或者更多模式进行融合,从而形成符合园区自己特色的综合模式。但是无论怎样,我们的园区都需要系统的规划,精致的管理,科学的运营,从而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使园区企业的生意兴隆,创新不止,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