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整合多方资源,助力打造智慧园区信息化产业生态链
详解生物医药产业落地指南
发布时间:2019.12.04

       因为生物医药产业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附加值、长周期、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决定了其产业集聚化发展的特性。产业园区势必成为生物医药企业选址落地的首选,园区可以帮助生物医药企业快速获取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从而促进其成长。同时,政府的指导和规划以及技术创新在产业集群的发生发展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伴随高新技术区而生,从90年代发展至今,我国共批准成立了16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生物医药类(含医疗器械类)园区67个,形成了包括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和东北地区在内的产业集聚区,此外,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也展现出良好的产业基础。

       目前,我国共批准成立了16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生物医药类(含医疗器械类)园区67个。

国内主要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特点

(一)政策支持推动园区形成与发展

       国家政府的支持以及国家的宏观政策的支持,是促进生物医药行业规范发展的前提。

       一方面,国家不断选择产业基础好、创新能力强、营商环境优、开放度高的区域,扶持建立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另一方面,国内各地政府逐渐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先行,通过制定产业规划、产业政策,引导产业集聚,促进各地形成具有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包括泰州医药城、张江药谷、武汉光谷等。

(二)管理模式上,主要分为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开发两种类型

       前者由政府投资开发,由专门成立的园区管委会管理运营,通过创新型企业孵化、重点企业培育等形式推动园区产业集聚,同时为园区搭建包括科研机构、公共服务平台等在内的创新资源。

       后者又分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投资开发两种形式,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土地一级和二级开发运营、产业服务、产业投资等业务布局,实现盈利,典型的代表为上海张江高科;资本运作模式主要包括园区运营平台公司与政府通过共同设立产业基金或与社会资本合作成立投资基金,以及园区运营平台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等模式。

(三)园区产业创新能力驱动因素呈现生态化、网络化发展趋势

       “十一五”期间,国家大力支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中试基地、博士后流动站等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这些高端研发平台构成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技术创新体系。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园区逐渐加强与高校、医疗机构、龙头企业、CRO等社会优质资源的整合,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同时随着近年来各地“人才新政”的强势出台,海外人才成为推动各地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此外,前沿生物技术的不断突破、新业态以及新模式的相继出现,吸引社会投资机构的加入,共同助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打造创新里程碑。

       目前国内典型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包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上海张江医谷与药谷、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园区逐渐形成政府、高校、风投机构、基础研究机构、医疗机构等多因素组成的创新网络,为园区产业的规模化与集聚化发展,园区乃至区域创新水平的提升、提供关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