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整合多方资源,助力打造智慧园区信息化产业生态链
长三角园区产业一体化发展风险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2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方略,强调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把城市安全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明确了城市安全发展总目标的时间表。产业园区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防范好产业园区发展中的各种风险,是落实城市安全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产业发展风险是园区风险的重中之重,研究化解长三角园区产业一体化发展风险,既是推进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产业梯度转移、联动发展的重要途径。

认清长三角园区产业一体化的主要风险点

       产业园区的建设运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投入周期长、收益见效慢,还需要面对政策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产业投资风险、人才缺失风险等诸多风险。本文重点关注长三角园区产业一体化发展风险,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同质化风险

       整体看,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比较明显。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长三角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技术能力相近,为追求地方利益最大化,各地对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往往一拥而上。比如,上海提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先导性产业。江苏提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光电、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浙江提出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信息网络特别是物联网等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种现象。据不完全统计,2018版公告目录公布的苏、浙、皖三省国家级开发区中以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的多达58家开发区,以电子信息电子设备为主导产业的有49家开发区,生物医药生命健康、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产业趋同程度也非常高。

       产业同质现象对长三角产业一体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长三角各开发区的产业同质,使本已形成的产业链不能及时形成规模效应,导致长三角区域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制约了产品和要素的合理流动,不利于区域内产业分工合作的开展,影响长三角地区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中央宣布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各省市和各开发区正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原本的同质竞争使得长三角各开发区更容易聚焦共同产业领域,产业向异地联动、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基础条件更加充足。

产业链脱节风险

       尽管从全球看产业梯度转移不可避免、趋势不可逆转,但产业梯度转移的路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全球、全国经济形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我国制造业总体上仍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中低水平,与世界制造业强国差距明显,同时又面临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追赶,传统规模优势不断衰减,形成了在全球制造业市场上两端受压的不利局面,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产业区域联动、一体发展的进程。长三角制造业产业梯度转移的良性承接还有待进一步强化。从全球看,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一些国家对我国进行遏制围堵,导致包括上海在内的国内制造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难度加大,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也受到限制,上海高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难度加大。从全国看,受要素成本上升、一些地区区位优势不足、跨国公司重新全球布局等因素影响,出现了部分产业由东部沿海省市直接向境外其它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情况。从长三角自身看,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长三角周边省市与上海重点发展产业之间的产业链匹配度、齿合度都还不够高,出现了部分产业由上海跳过周边省市直接向中西部转移的情况。

产业制度不统一导致的风险

       在产业发展上,尽管国家在许多方面有统一的政策和标准,但长三角各园区经过长期的改革探索,已在开发建设、投资投产、设备改造、技术创新、人才激励等产业发展制度方面形成了许多的差异,与此相配套的一些政策,比如产业准入、用地考核、优惠条件、财政补助、人才招引等有较大的差别,特别是在各地工业稳增长压力加大、优质项目资源缺乏的大背景下,招商引资竞争加剧导致比拼土地价格和优惠条件的情况仍然比较普遍,一定程度上导致产业竞争的无序化,阻碍了长三角园区间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进程。

化解长三角园区产业一体化风险的思路与对策

       把握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着眼于为全国区域产业一体化先行示范,着力化解长三角园区产业一体化风险,加快推进长三角产业联动发展,礼森智库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联动国家战略

       把推进长三角园区产业一体化发展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自贸试验区、全球有影响力科创中心建设等国家战略联动,并与沪苏浙皖承担的其他国家战略叠加。

1、完善长三角自贸试验区网络。

       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是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相比之下,江苏尚未纳入全国自贸试验区体系,要积极申请。同时,产业园区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载体,要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的要求,积极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积极开展符合其发展方向的自贸试验区相关改革试点。特别是建议结合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适时探索建立长三角跨区域的自贸试验区,在进一步丰富全国自贸试验区形式和网络中推进长三角产业的一体化联动发展。

2、共同谋划和发展好一批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

       产业的升级离不开科技创新。借鉴国外经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大致可以分成核心功能区、主体承载区、联动发展区的圈层空间结构。建议在上海加快向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同时,发挥南京、杭州等城市科技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以及浙江省民营经济创新创业活力强劲的优势,推进沪苏浙皖科技创新联动,协同共建大科学设施,共同谋划和建设一批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成为上海科创中心的重要联动区,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协同推进引领长三角园区产业的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