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战略先行,优惠政策、土地低价,园区运营唯二的法宝失灵了怎么办。战略问题是每一个园区决策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今天就行从园区决策者的思维和现状剖析2019产业地产他们如何抉择。原来的模式还管用吗?
原模式主要核心是用产业的属性加住宅为重要的支撑,2018年后半年的政策、资本、市场等要素的变化,急需园区决策者做出抉择,从地产源头说高周转大规模才能活。
但从市场、消费和资本不是太给力,房地产我没有资格评论,到此,那么产业地产商既得满足政府的战略产业诉求,还得满足企业的诉求,还得满足企业园区自身的诉求及运行,原有模式如果继续走下去风险会加重。特别是前两年做的不错的园区,或者销售回款不错的园区,认为企业入驻率不错,回款不错在加速重资产扩张的园区决策者!
谁也无法抗拒规则
回到产业地产行业特点,因为大量主体有地产在支撑,2019会别扭,不高周转企业规模上不去,面临淘汰。如果回到产业本质的属性:
1.产业是需要培育的
产业从研发到转化到应用到加速是需要时间和资本扶持的,失败因素特别特别大!
2.企业家或者是科学家之企业家需要要素的赋能
产业升级、迭代需要大量的不同的要素支撑,资本要素的要素支撑,市场要素的支撑,资源要素的支撑,管理要素的支撑,政策要素的支撑,人才要素的支撑。
产业共生时代的机遇挑战
已经到了产业联合的时代,共生共享的时代!没有人能阻挡,包括中美贸易已经不是谁掐谁,谁也离不开谁。经历过2008年的产业地产;经历过2014、15年的产业地产,2019是产业的时代,但绝不是产业载体的时代。
产业是什么?需要大家从顶层思维去思考!载体是什么,是我们作为产业地产决策者和经理人需要思考的。10年的产业地产经验可能是毁掉园区变革的最大祸首!
2019从决策层的思维改变开始
要有培育的决心,有先付出的决心和能力,把利益放在长远和企业共享思维去思考产业园区是可持续的基础。想做产业孵化和加速尤其是实体企业,短期内别想挣大钱,真正回到产业地产而脱离房地产,和过去很大不同。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就是生产合适的产品就能卖出去。从多到更多,就是过剩了,从多到优,就是考验运营的能力。这个运营,包含模式、资本、服务等。
既然做地产必须要附带产业,没有模式,没有运营能力的企业将会离开这个行业!有些产业人可能虽然架构在,其实灵魂早已出窍。千锤百炼,真正的产业人会站出来,留下一片繁华。而这繁华需所有人共生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