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整合多方资源,助力打造智慧园区信息化产业生态链
产城的规划思维和发展理念转变
发布时间:2019.03.13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推出以后,国家发改委就发文开展产城融合试点工作,要求“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的理念,加快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为新型城镇化探索路径,发挥先行先试和示范带动作用。

产城规划渊源和现状

       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之间的互不匹配,会产生两种极端的后果,一是形成大规模的城市病。一线城市大多数因为聚集了大量的人口,缺乏办公和商务配套,只能到城区里为数不多的几个商务聚集区,对于小白领来说,远距离加上交通拥堵,上下班成为了痛苦无比的事情。许多地方的城市病,多数与单一功能的城市板块,产业城市互不匹配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个极端的后果是“新城区产能过剩”。近年来,许多地方动辄以一到两倍的新城区扩张规模迅猛发展,实际上,以现有的人口、自然资源、经济产业和城市公共资源,根本不足以支撑如此快速的扩张。由此在边缘新城区出现许多“空城”“半空城”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新城区产能过剩”。新城区产能过剩的道理,和工业产能过剩一样:如果各地都搞钢铁、电解铝,那么全国就会产能过剩;如果各地都大搞房地产、城市扩容,也会造成新城区产能过剩。

       城市建好了,产业发展跟不上,这是产城不匹配的第二种表现。因此,要实现产城融合,最重要的就是规划思维和发展理念的转变,从原有的条块分割的单一功能分区思想,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多元功能的城市规划思维,以思维转变为依托,才能做好产城融合的文章。

新时期产城融合的重点

       产城融合并不是一刀切地把工业区变为居住区,或是在居住区里加上产业配套,而是要根据城市不同区块的现状,围绕在其中生活的人的需求,分门别类地完善相关功能配套,达到产业和城市的完美融合。即使在同一个城市,不同的城市区域,有不同的城市功能需求,有不同的产业发展需求,产城融合的重点也是不一样的。

       首先,新老城区的产城融合重点是不一样的。老城区的产城融合重点在于城市文化的传承保护、城市管理的提升,以及下水道、垃圾处理等城市功能的完善等事项。而新城区的问题主要在于人气不足,超市、娱乐等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

       其次,不同性质的园区,产城融合的重点也各有差异。商务金融区以商务金融服务为主的产业区,高端商务人士对于购物、文娱、服务等商业功能的需求较多,同时,为避免商务功能区的空心化,往往需要配置一定的居住功能。 高科技产业功能区,高科技人员对配套服务的要求,往往更看重良好的生态环境、高质量的教育机构、舒适的生活服务设施。

思维转变,要素整合

一、对城市功能进行整合

       产业新城、政务新城、居住新城、商务新城等名目繁多的新城,并不是单一的城市功能区,还应具有多样化的城市功能,使得居住在各区域的人能够方便地实现居住、购物、娱乐、消费、休闲、治病、就业、上学等多种需求。

二、对土地性质进行整合

       要实现产城融合,就要避免大规模的单一性质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相应的土地性质调整。

三、对行政体制进行整合

       要推动产城融合,在行政层面和部门层面,需要加强在产业规划、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通道等方面的统筹协调。

       产城融合的关键在于规划思维的转型,从条块分割单一功能的城市规划,转向多元共荣的综合功能的城市规划,从人的需求出发,对相关要素进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