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整合多方资源,助力打造智慧园区信息化产业生态链
深度诠释新时代赋予产业园区的使命
发布时间:2019.01.04

       回顾即将过去的2018年,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行军、排头兵、领头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故事。随着智能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的经济形态不断涌现,中国园区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重要策源地,成为转方式、调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2018年里,改革是这一年中国园区转型力量的底色,它塑造了园区辉煌的过去,也吹响了它再出发的号角。

绿西瓜逻辑

       在坐拥近千亩的湿地“九洲洼”的某高新区,“180天之内拒绝400亿的投资”,听上去有些疯狂。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备受青睐,节能环保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及新能源产业、高端制造业、生物科技产业等由此被纳入“棋局”,而在此之外的投资,则全被拒绝。

       在全国各地的园区里每天都在上演,舍弃400多亿元的投资,又争取到400多亿元的新项目落户。这种,已经成为国内园区的共识和坚守,成为“环境变现”的生动演绎。

减肥出效益

       作为工业大区,如何破解低效用地、低端产能、低效企业,盘活闲置土地和厂房,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摆在国内不少园区面前的问题。而某经开区的破解之道是出台促进工业企业增效升级、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低效闲置用地清理处置、闲置厂房管理等四个方案,细化“创新转型升级”的制度设计,率先建立以“亩均效益”为核心的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制度,力图打造“亩均效益第一区”。

       “瘦身”,显然是瞄准了积弊。长期以来,中国园区要从粗放型走集约型,土地利用率不高,投资强度不够,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配套服务环境不优等问题必须解决。瘦是为了壮。这些大型产业项目的引入,无疑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层次提升。

出海提实力

       建立海外孵化器是济南的“首创”,但孵化国外成果,接力“外脑”为我所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国家高新区企业共设立境外研发机构994家。走向海外,由自我发展向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转变,既是中国园区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也是园区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国家高新区主动参与国际经济与产业竞争,提升了实力。今年1—5月国家高新区出口13719亿元,占全国货物和服务出口总额的20.1%;出口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比重和水平显著提升。

三十年大变

       在没有任何可借鉴、可参考的先例下,某工业园区在产业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管理、社会治理等领域,先后编制实施了近100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在全国首创了充分授权的一站式服务中心,首创空陆联程通关模式,设立了全国首个综合保税区。如今,既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又是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已成为一座发展现代化的产业新城,吸引着全球的高端人才、创新资源在这里碰撞。

       经过30年发展,国家高新区总数已达168个。这些国家高新区集聚全国近40%的高新技术企业,全国互联网百强企业中96家诞生于国家高新区,诞生了一批如小米、华为、阿里巴巴等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新技术大公司。

       30年来,国家级高新区和地方高新区在中国各地百花齐放,也涌现了一批等高水准的国家级高新区。这批高新区也成为了冲击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中坚力量。

       在新的时代,摆在中国园区面前的使命是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当好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