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整合多方资源,助力打造智慧园区信息化产业生态链
产业园区:从拼政策到拼服务
发布时间:2018.10.18

       招商难是矗立在不少园区前面的一道拦路虎。经济态势、要素成本、政策导向等因素无不影响着招商效果。当然,由于经济下行压力的刺激,不少园区对招商抓得特别紧,招商的作用更凸显,力度也更大,这也带来可观的成果。不少产业园区,更多面临的是用地指标收紧,供地捉襟见肘的问题。另外,各个产业园区同质化明显,内耗严重,也成了园区招商最大的阻碍。各园区招商时各自为政,捡到篮子里就是菜,无助于园区产业集群的形成。

       这现状进而带来的后果,就是龙头企业入驻意愿低。一些园区区位优势不明显,现在产业聚集度又难以提升,很难满足龙头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需求。客观来讲,产业园里,有一些园区或许不缺项目,但吸引优质项目的能力还比较缺乏。

       毋庸讳言,园区引资存在困境。突围而出,是园区的一项大工程。在后招商时代的阴影下,已遍地开花的产业园区如何引资图存,打开产业园区的未来发展路径?

       从以往操作的模式来看,优惠政策历来是各地招商的法宝。但形势在发生变化。一方面,客商不再盲目追逐政策。一些省份招商力度更大,优惠政策更多。但因后续服务跟不上,政策持续性不强,不少企业投资几年后,便选择撤出。另一方面,政策优惠力度正不断收紧。如零地价、无节制的税收优惠等手段开始退出招商舞台。

       仅靠地价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已经不足取了。产业园区招商已从拼政策转向拼服务。比服务才是当前园区招商的不二法门。因为良好的服务,园区的发展才为人所瞩目。

       例子:其某位负责人坦言,地价一点都不便宜,但企业依然纷纷慕名前来。完全不靠地价的优惠来招徕企业。靠什么?“服务”。事实上,一些优秀的产业园在服务方面都做得很好。以简政放权为目标,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推进无收费、无门槛,藏富于民、藏富于企。

       不少园区都建立起一套成熟的服务体系。主导开展园区星级服务评价,对全省产业园的服务情况有了近距离的观察与调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满足入园企业和员工各类需求,自觉接受企业和公众监督,帮助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园区设立服务中心,从企业入驻开始,园区便提供包括工商注册、公司设立、证照办理、银行开户在内的一条龙服务,及时发布相关政策信息,帮助企业争取各类扶持资金。不少园区内配备公用的员工餐厅、员工宿舍、文体娱乐设施和相关商业配套。一些园区更是大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如加大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力度,支持开展创业服务,开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搭建一站式金融服务综合平台等。这些都可以看出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在我省产业园区的不断提升。

       当然,园区也还需要在一些机制上优化服务,产业园区需更深刻的变革。多方位的做好服务、优化服务,是推进园区招商工作的突出动力。有效解锁引资困局,还要看服务。这也是园区在发展中需要注意到的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