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整合多方资源,助力打造智慧园区信息化产业生态链
产业园区发展格局明显,不断注入活动力
发布时间:2018.09.14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济发展,园区也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伴随着园区产业集群生长和综合配套完善,园区运营从单一生产集聚区管理转向城镇社区化经营。政府对产业园区重视度持续提升,并越来越多地将园区纳入区域产业经济管控的一体化范畴。

       随着产业园区、产业新城的迅速发展,园区包含的相关服务更加多元化,园区导入文化、教育、商业、运动等配套服务,在管理方面必将准在一系列的问题。

       据悉,总体园区的产业发展与活力水平指标的平均得分率为39.17%,其中企业创新政策和信息化政策支撑水平两个二级指标的得分率分别为38.80%和32.40%;电商交易商贸总额占比达到了园区业务的一半以上。园区产业发展需要不断注入活力,企业创新和企业信息化正式活力的源泉。而在企业创新方面,除园区企业自发性形成创新氛围,推动园区产业创新外,还需相关部门加以鼓励和引导。

1.从智慧城市到智慧园区

       随着城市化加速发展,世界城市尤其是较为发达的城市,饱受"城市病"的困扰。智慧城市"这一新兴词汇应运而生。众多发达国家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刺激经济发展和建立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

       在智慧城市这一先行概念的引导之下,"智慧园区"的理念也进入了公众的视野。随着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党中央和国务院也更加注重智慧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从2012年至今,颁布了多项政策推进智慧园区的建设,国内更多的各类型园区投身于园区的智慧化建设中。

2.园区发展处过渡期

       从时间维度来看:园区正在从传统的工业园区向新区过度,在形式上有从低级向高级,由单一向综合园区发展的趋势。尤其是经开区和高新区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内容升级,打造多产业聚集和社会服务职能,并逐步向新区方向发展。

       从空间维度来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东部沿海集聚、中部沿江联动、西部特色发展"的智慧园区空间格局。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以其大量的园区平台作为基础,成为全国智慧园区建设的三大聚集区;中部沿江地区借助沿江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势头,大力开展智慧园区建设;西部地区凭借产业转移机遇,结合各自地域特色和园区产业发展基础,正加紧布局智慧园区建设工程。

3.信息化、互动发展,管理融合三大发展趋势

       信息基础设施与电子政务依然是新建智慧园区建设的重点: 智慧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沿着"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的方向发展,不断夯实宽带网络建设,且智慧园区建设中非常注重公共领域管理与服务,紧紧围绕公众需求,加快建设面向个人用户的社会信息服务网络。

       强化与园区产业的互动发展:一方面,智慧园区将会朝向创新化、生态化发展;另一方面,智慧园区建设与园区产业发展相结合。引入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智慧产业,逐步形成"智慧制造"到"智慧服务"一条龙园区产业格局。

       管理与城市化管理进一步融合:产业园区透过核心和关联产业的聚集,达到产业规模效应,人才和知识聚集,生产力提升,供应链效率提升。实现智慧园区管理与城市化管理的高度融合,打造极具区域影响力的"智慧化"城市管理体系。